前言
由于见识到或者说体会到了心理力量对人的影响之后,我对心理学越发的感兴趣,而且突然很想关注一些心理有问题的人,我又不是什么意志比较坚定的,怕被直接带过去,所以不敢直接去接触,于是买了这本高铭的书—《天才在左,疯子在右》
读中感
刚开始读这本书,我就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,这本书中讲述的是作者接触一个个精神病人的故事,可是随着不断的去看这一个个的故事,听着精神病人讲述他们眼中的世界,我逐渐的开始怀疑自己,怀疑自己所在的世界。甚至刚开始的那几天我还会做噩梦,仿佛我就是那个与他们交谈的人,他们给我讲述,听着他们的讲述,开始去思考…
这是一种很后怕的感觉,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甚至都不敢继续看下去了,不过好在一点,在这本书的评论下,我看到一句话
只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不同罢了,在我们的角度下他们是有问题的,可是否真的有问题不是由我们来决定,与你我无关,不必去思考对错,不必去深思他们的世界,做自己就好了
这算是我继续坚持看下去的动力吧。
读后感
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我读完了这本书,说不上快也说不上慢,主要是不敢看太多,怕自己去深思他们的世界,正如张雪峰老师说的那样,如果他们说的好有道理,那我是什么玩意儿。
说说感受吧,这本书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精神病人的书籍,也是一本比较独特的心理学书籍。中间差点被其影响,也可能是我自己心理上多多少少也有点问题,找到了共鸣。不过这不是重点,读下来之后会感觉,我们一直活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,认为我们认为的就是真的,并且从未对此进行过怀疑。在这本书中,几乎是大多数病人都在扮演着老师的角色,他们在讲述他们眼中的世界,并对此深信不疑。放在我没有看这本书之前,我会觉得,这人是不是疯了,肯定是疯了。看完之后,我会说,嗯,你说的很有道理,或许你才是对的。
记得书中挺有意思的一个篇章,叫真实的世界,故事大概是一个精神病人不断的在模仿其他人,刚开始还会觉得她模仿的惟妙惟肖,但是时间久了,就会觉得她被某些东西“附体了”,交谈过程中,她说是在好奇别人眼中的世界。因为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,这和我们的经历,认知等有很大的关系,于是她开始模仿其他人,只是换一个角度看世界。
想看到真实的世界,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,用云的眼睛去看云,用风的眼睛去看风,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,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,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,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,用人的眼睛去看人。
这是她说的,我想去反驳她,但是我找不出理由,或许她有天会看到她眼中真实的世界吧。
最后她说的一句话,让我醍醐灌顶,“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,其实就是你疯了”
那么,反过来讲,我没看到她疯了,那我其实也没疯,哈哈。
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,很多之前你会困惑的事,在看完这本书后,或许会因为思维的转变而解开。
- Post link: https://www.godhearing.cn/tian-cai-zai-zuo-feng-zi-zai-you-du-hou-gan/
- Copyright Notice: 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unless otherwise stated.